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于2009年发射,是一架用于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特殊望远镜。在其历时九年的任务中,开普勒发现了超过2600颗行星和其他天体的证据,它的使命阶段于2018年10月关闭。其资料仍在继续分析中,在天文学和行星科学领域突破性地推动人类科学研究的进展。
开普勒的任务是测量恒星亮度变化,以探测行星的存在。这个探测方法称为凌日天体探测法,又称为凌星法。当行星从星球面前经过时,它们会减弱宿主星的光,引起非常微小但可测量的光度下降,每个平面周期都会出现一个小减法,可以用来证明行星的存在,并测量它的大小和轨道。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这个领域中的突破性科学技术。
随着一系列的发现,我们已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外太空中存在的行星数量,种类,大小和性质。不仅如此,它们是否自身具备生命,是否拥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,也成为未来科学探究的一个重大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