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,又叫“五月节”、“重五”、“端节”等。它源起于中国,是一个古老而且诗意的节日。
端午节最早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。西楚霸王项羽打败楚国后,屈原因不满当时的政治情况,投身于汨罗江中自尽殉国。为了不让鱼虾蛇蚯蚓吃掉屈原的躯体,百姓们赶快划龙舟在汨罗江上划来划去,用鞭炮与鼓声吓走江中的怪物。
据说,屈原的故事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追随者们,许多人都深夜悲伤地前往江边,在水上漂浮的纸做成的“艾草人”上灼香、烧纸,寄托生死之忧、减轻屈原之痛。为了纪念屈原、怀念忠臣直士,也为了祈求健康、安全和平等,人们逐渐养成了在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纪念屈原的风尚。
在端午节这一天,人们还有吃粽子、喝雄黄酒、挂艾叶、戴香囊、系五色线等传统习俗。